《登历阳城望凌歊台》原文赏析

  • dēng
    yáng
    chéng
    wàng
    líng
    tái
  • [
    sòng
    dài
    ]
    guō
    xiáng
    zhèng
  • píng
    dēng
    líng
    西
    wàng
    yáng
    àn
  • jiāng
    kōng
    weǐ
    kuò
    luò
    yān
    sàn
  • shū
    rán
    bié
    xiāng
    guó
    sān
    zài
    huái
    diàn
  • shǎng
    xīn
    yǒu
    zhǔ
    dàn
    fēn
    luàn
  • ěr
    lái
    zhì
    yuān
    wén
    duī
    àn
  • zhì
    zhī
    chéng
    dié
    shān
    chuān
    què
    duì
    miàn
  • cuī
    weí
    chū
    chā
    tiān
    bàn
  • xiù
    líng
    dān
    qīng
    cháng
    háo
    zhàn
    hàn
  • fān
    sòng
    cháng
    zhuàng
    guān
  • meǐ
    rén
    yàn
    fán
    shǔ
    huī
    dài
    shuāng
    xiàn
  • liú
    fāng
    qiān
    suì
    jiān
    líng
    weì
    yún
    biàn
  • beī
    yīn
    quē
    shāo
    biàn
  • guī
    hún
    zhāo
    jiù
    cháng
    qíng
    liàn
  • shí
    zuò
    liáng
    yín
    qīng
    fēng
    chuī
    duàn

原文: 平昔登凌歊,西望历阳岸。
江空芦苇阔,日落烟雾散。
倏然别乡国,三载客淮甸。
赏心无复有,离渚但纷乱。
迩来治冤狱,文字堆几案。
置之步城堞,山川却对面。
崔嵬浮图出,巨笔插天半。
秀色凌丹青,长毫蘸河汉。
翻思宋武帝,此地尝壮观。
美人厌烦暑,挥衣待霜霰。
流芳千岁间,陵谷未云变。
碑阴杜牧题,缺玉稍可辨。
归魂招不得,旧土常情恋。
时作梁甫吟,清风忽吹断。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他出生在当涂(今属安徽)。

郭祥正于皇祐五年(1053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官职。尽管他在朝廷任职,但他并不追求财富,而是注重政绩。他所到之处,都有很高的政治声望。

郭祥正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奔放自由,与李白的风格相似。他的诗作充满了豪放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郭祥正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景观为题材,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他的诗作中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他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郭祥正的诗歌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被誉为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传诵,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作展现了北宋时期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郭祥正去世于1113年,享年78岁。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猜您喜欢

雨中喜君仪要温老希圣同见过二首 其二

宋代 郭祥正

万里乡园别,一春风雨多。
乱蛙声斗急,归燕舞缘何。
石榻昏苔藓,柴门暗薜萝。
橛株方自笑,忽枉故人过。

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

宋代 郭祥正

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
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

南雄除夜读老杜集至岁云暮矣多

宋代 郭祥正

岁云暮矣多北风,怒嗥万里吹惊鸿。
只今我亦在行旅,陟彼庾岭临苍穹。
霜寒不复瘴雾黑,酒贱颇得樽罍红。
鼓角看看变新律,烛泪璀璀随残冬。
一阶寄禄百无补,白发又送年华终。
鬼章虽获万国贺,防边未可旌旗空。
中原将帅谁第一,愿如卫霍皆成功。
庙堂赫赫用耆旧,熟讲仁义安羌戎。
我甘海隅食蚌蛤,饱视两邑调租庸。
呜呼不独夔子之国杜陵翁,牙齿半落左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