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谁知重得逢君,却在荒江茅屋。
注眼相看,惜杀僬花悴玉。
旗亭百首凄凉句,空写愁肠万曲。
竟何堪、惹起风狂雨横,摧兰杀菊。
故知来、决绝有情无语,呜咽啼珠簌簌。
拆断连环,天也妒人心足。
好风明月羞重对,此去前途未卜。
这情怀,分付残春杜宇,一年年哭。
王时翔(1675—1744)是清朝江苏镇洋人,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他是一位诸生,具有较高的学识和才华。
在雍正年间,王时翔因其才华出众,被荐举为晋江知县。他在任期间以宽和的治理方式著称,注重与民众的沟通和理解,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时翔的政绩逐渐被认可,他的官职也逐渐晋升。在乾隆初年,他升任成都知府,成为该地区的行政负责人。
除了在政务上的成就,王时翔还是一位文学家。他著有《小山全稿》,这是他的文集,收录了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这部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见解。
王时翔的生平中没有具体提及他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但根据他的活动年代和官职晋升的时间推测,他大约出生于1675年,去世于17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