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片帆西下泊江亭,风物萧疏惨暮程。山色尚凝迁谪恨,溪流犹泻怨嗟声。一朝逐客仙舟过,万古行人玉箸倾。不待鹧鸪啼落日,自然临景易牵情。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出生于安福(今属江西)人。他是元丰进士,后任知嘉州峨眉县,之后又改任太学博士。在元符年间,他进南郊大礼赋,并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他被改任著作佐郎和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刘弇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宋史》中有关于他的传记。他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还有一卷名为《云龙先生乐府》的词集。
谁识咸池万顷中,源流穷处与天通。气蒸古木千岩晓,浪拍扶桑四远红。焰焰骊珠初出海,腾腾乌翼渐摩空。不须更问乘槎客,只此波间是月宫。
岁月催人误壮图,风清官况强支吾。春来酒病寻常有,老去花迷大杀无。慵里盛添诗债负,閒中赢得睡工夫。谁知到此扁舟内,白面书生瘦矣乎。
谁道连州海瘴边,只消禹锡一雄篇。江山草木皆增价,风月烟霞总直钱。十二亭台尘外境,一千疆界洞中天。自经大笔留题后,从此湟川胜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