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猷昔借宅,馀地著霜筠。
君今地无隙,乃复借诸邻。
开窗罗万个,倾盖如相亲。
轻风韵萧瑟,密雪乘珠珍。
行当享清绝,宁问谁主宾。
人生空洞间,千亩纳渭滨。
胡为徇目力,咫尺分参辰。
便当混物我,一视无越秦。
还以赏君轩,借与不借均。
比意识者会,君无语俗人。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词人。他出生于明州鄞县,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温州教授,之后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获得朝廷的重视。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史浩被任命为参知政事。隆兴元年,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史浩因功被封为魏国公,并且除太保致仕。宋光宗即位后,史浩被进封为太师。绍熙五年,史浩去世,享年八十九岁,被追封为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后,追赠谥号文惠。嘉定十四年,史浩的儿子史弥远因功被封为越王,史浩的谥号也被改为忠定,他的功绩被配享于孝宗庙庭。史浩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