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词人。他出生于明州鄞县,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温州教授,之后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获得朝廷的重视。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史浩被任命为参知政事。隆兴元年,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史浩因功被封为魏国公,并且除太保致仕。宋光宗即位后,史浩被进封为太师。绍熙五年,史浩去世,享年八十九岁,被追封为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后,追赠谥号文惠。嘉定十四年,史浩的儿子史弥远因功被封为越王,史浩的谥号也被改为忠定,他的功绩被配享于孝宗庙庭。史浩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复拥旌麾,重歌襦裤,满城长自春容。
搢绅耆旧,欢溢笑谈中。
尽道邦君恺悌,逍遥遂、湖海遐踪。
今朝会,公真乐善,屈意与人同。
恩勤,东道主,挥金汉傅,怀绶朱公。
引群仙环拱,欲寿吾翁。
春瓮初澄盎绿,春衫更、轻染香红。
持杯愿,归登绛阙,花萼醉春风。
银潢耿耿,正露零仙掌,尘空天幕。碧玉扶疏□万朵,偏称水村山郭。巧酝檀英,密包金粟,只待清秋著。三春桃李,自应束在高阁。
好是月窟奇标,东堂幽韵,不管西风恶。独立盈盈回首笑,白苇丹枫索索。折向冰壶,莫教纱帽,醉里轻簪却。浓芳长在,□疑身在云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