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属镂抉目吴东门,白日不照忠臣冤。
身浮鸱夷入水府,配涛作神恨始伸。
迄今二千有馀载,庙食吴山恒不改。
回思宰嚭肆谗徒,瞬息浮荣竟何在。
邦人事神诚意多,击牲酹酒杂笙歌。
神能阐灵慰民望,白马红衫腾素波。
我时谒神到祠下,极目西陵景潇洒。
潮头一线海门来,谁道钱王弩能射。
涨空银浪须臾平,水天一色涵虚明。
祠前徙倚空怀古,眼底越山无数青。
陈琏(1370—1454)是明代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他在洪武二十三年中举人,进入国子监学习。后来被选为桂林教授,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永乐年间,他历任许州、扬州知府,后升任四川按察使。他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宣德初年,他担任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年则任南京礼部侍郎。最后他退休回到家乡,在那里遇到了黄萧养的起义,他提出了镇压和御敌的策略。陈琏通晓经史,以文学才华在当时很有名气,他的文词清雅,著作最多。他的代表作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陈琏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他的才华和为官清廉的品质。
王门求道,心期廿载,愚年不惑从游。
张子东来,倾心向若,投师夫复何求。
孺子沐清流。
从公恨何晚,岁月难留。
仰首高山,拼将雅志寄书楼。
长江日夜东流。
有师恩似月,照我扁舟。
最忆南园,师恩似酒,滴滴点点心头。
复旦几春秋。
信师恩似水,厚德悠悠。
懿范宗风,长携岭海一孤鸥。
暖风迟日,五侯池馆,帽檐欹侧频游。
金雀翠鬟,文犀斜领,一行齐上帘钩。
著处总温柔。
记乌丝醉染,嘱咐亲收。
屈指重来,今生不拟负风流。
十年空敞貂裘。
早高梧叶落,只索归休。
蛛网罥檐,燕泥涴座,更谁同倚妆楼。
暝色不胜愁。
叹篆香心字,灰冷难留。
试觅题笺,泪痕还染佩囊不。
新晴呼酒,华年如水,花前莫漫凭栏。
风雨留痕,相逢一笑,飘零何必关山?
春暖意还寒。
看诗情飘絮,墨影浮澜。
杯底帘前,依然国色在眉弯。
重来桃萼无言。
念当年司马,梦也阑珊。
回首浮名,从渠去住,马蹄怎数长安?
崖海径须还。
怕筑歌长引,止泪无端。
抛却相思,多情谁问海天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