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花晓玉帘,红莺声百转,偏相混。
睡眼瞢腾,见向壁灯初烬。
强扶馀醉怯春寒,奈又是、东风几阵。
心头闷。
将宝枕推斜,绣衾压损。
记得绸缪初印。
别易会何难,真如转眼韶光尽。
验取瑶簪,怎上有通长璺。
春来倒喜梦糊涂,全不是、旧时帮衬。
难思忖。
待得见他时,将他细问。
沈谦(1620—1670)是明末清初的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他在明朝时期是一位诸生,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六岁时就能够辨别四声。他长大后更加热衷于学习,尤其喜欢写古诗和古文。在崇祯末年,他成为了西泠十子中的一员,这是一群在西泠桥上聚集的文人雅士。
随着明朝的灭亡,沈谦进入了清朝,并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他以医生的身份为生,同时也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包括《东江集钞》和《杂说》等。
关于沈谦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文中并未提及。
烟涛万顷,看九龙、奔赴弄珠楼。
重帘高枕,水天日夜悠悠。
白雁风驱,黄花露濯,描画十分秋。
莫负佳人劝饮,玉杯似手。
翠蚁香浮。
搔头。
灯前敲断,应为节轻讴。
星移物换,沦亡古迹难求。
锦障催诗,红衣扶醉,改席上兰舟。
嘱付青衫司马,襟怀磊落,漫学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