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怕听催银箭。
早垂地、河光如练。
同在瑶台,爱月里天香,画帘低捲。
私语傍人都不会,要灭烛、蘋风方便。
流盼。
又悟得幽情,欲言仍咽。
醉来也应倦。
奈狂朋怪侣,满斟频劝。
任欹鬟接黛,红牙重按。
竹脆丝娇空旖旎,怎赛过、肉音清转。
肠断。
任相逢就去,争如休见。
沈谦(1620—1670)是明末清初的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他在明朝时期是一位诸生,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六岁时就能够辨别四声。他长大后更加热衷于学习,尤其喜欢写古诗和古文。在崇祯末年,他成为了西泠十子中的一员,这是一群在西泠桥上聚集的文人雅士。
随着明朝的灭亡,沈谦进入了清朝,并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他以医生的身份为生,同时也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包括《东江集钞》和《杂说》等。
关于沈谦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文中并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