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几个莺梭,早织就、千丝万缕。
最苦是、苏堤欲晓,灞桥将暮。
媚眼未醒开又合,纤腰半倒扶难住。
重沉沉、搭在玉栏杆,和烟雨。
还记得、长亭路。
曾折送,行人去。
恁牵缠似我,别时情绪。
帘暗梦回应有泪,楼高目断浑无语。
隔青山、不见紫骝归,蒙天絮。
沈谦(1620—1670)是明末清初的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他在明朝时期是一位诸生,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六岁时就能够辨别四声。他长大后更加热衷于学习,尤其喜欢写古诗和古文。在崇祯末年,他成为了西泠十子中的一员,这是一群在西泠桥上聚集的文人雅士。
随着明朝的灭亡,沈谦进入了清朝,并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他以医生的身份为生,同时也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包括《东江集钞》和《杂说》等。
关于沈谦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文中并未提及。
空亭日暮。
记声断骊歌,摇鞭欲去。
沙草半连云,雪花时带雨。
梦难凭,期漫许。
但相看无语。
才转眼,散发披襟,江南酷暑。
我有离情怎诉。
想望月芦沟,也思旧侣。
斫地为谁哀,谈天何自苦。
妙文传,芳信阻。
正金台吊古。
愁多少,骏骨如山,寒烟宿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