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乐府多传之。惜其止叙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真隐居士用韵以补其遗。
霞霄丹阙,瑞霭佳气,青葱如绮。才半月、东君雨露,无限韶华生宝砌。渐向晚、放烛龙掀舞,周币红蕖绀蕊。况对峙、鳌峰赑屃,不隔蓬莱弱水。
圣主有乐升平意。引芝华、双辇凝翠。纷万俗、歌谣弦管,声混莺吟喧凤吹。更漏永、正冰轮掩映,光接康衢万里。
似移下、一天星斗,妆点都城表里。清警跸、忽登楼,簇彩仗、锦襦丝履。看柑传万颗,恩浃王公近侍。散异卉覆千官醉。竞捧瑶觞起。愿岁岁、今宵宴赏,春满山河百二。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词人。他出生于明州鄞县,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温州教授,之后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获得朝廷的重视。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史浩被任命为参知政事。隆兴元年,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史浩因功被封为魏国公,并且除太保致仕。宋光宗即位后,史浩被进封为太师。绍熙五年,史浩去世,享年八十九岁,被追封为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后,追赠谥号文惠。嘉定十四年,史浩的儿子史弥远因功被封为越王,史浩的谥号也被改为忠定,他的功绩被配享于孝宗庙庭。史浩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重轻遑问,禹鼎亡矣,何人能守。
周石鼓、秦襄时制,当在十年岁癸酉。
孰作者、犬丘秦世父,祠帝三牲鬯卣。
故篆曰??来自虏,想见西戎归后。
沔沔汧水中何有。
济舫舟、鱼草杨柳。
惟丙日、车工马简,彤矢角弓骖左右。
驭六辔、导阴阳原隰,持射殴其雉兽。
既献享、师徒孔庶,卅里亟除中囿。
应记地赐岐丰,铭十鼓、三原初搆。
笑从来、椎拓纷纭,书矜史籀。
更那省、嗣王谁某。
数典忘宜臼。
看墨气、蟠郁蛟龙,沆瀣遥通岣嵝(中段全用石鼓文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