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户网添纱,帘栊换额,又逢长日。
曲径西偏,梧桐引新碧。
溪堂亭午,人自惬、罗衫轻窄。
疏密。
枝上小莺,尚声声啼涩。
花南水北,吹紫漂红,残芳去难拾。
槐风未暑,气候正清寂。
历历雨晴林沼,一片绿阴如涤。
想此时情景,应胜十分春色。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
高士奇早年家境贫寒,后在詹事府担任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禄,居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高士奇每天为康熙帝讲解书籍,解答疑惑,评析书画,深受康熙帝的信任。他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被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
高士奇去世后,被追谥为文恪。他一生学识渊博,擅长诗文,书法造诣高超,精通考证,善于鉴赏,所收藏的书画非常丰富。他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著作。
总结:高士奇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一位知名学者和官员。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后来在钱塘定居。他在詹事府担任记录官,并逐渐升迁至内阁中书、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位。他以深厚的学识和才华受到康熙帝的赏识和信任。高士奇在书法、考证和鉴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著作也广受赞誉。他去世后被追谥为文恪。
细雨悭晴,轻阴碍日,酿寒犹力。
乱草侵阶,苔痕映帘碧。
新来病酒,愁里送、光阴如客。
闲寂。
花外晚风,入空香千息。
交衢绮陌。
灯火家家,金羁正尘藉。
登楼漫赋异国。
限南北。
回看故宫禾黍,付与燕游莺历。
更甚时携手,同泛洞庭春色。
瘦鹭拳霜,昏鸦背日。
挽秋无力。
倦眼摩挲,云鳞乱朱碧。
风帘自展,空准拟、跫然迎客。
还寂。
梧井半枯,早心澜双息。
铜驼卧陌。
尘点孤筇,秋情定无藉。
归帆梦向故国。
跂窗北。
倘许玉壶携问,一字杜韩来历。
倚枕屏遥睇,如见屋梁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