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挨过黄昏,梧桐院、著些疏雨微云。
暗中征雁,渐语近水边村。
小阁灯昏人独自,听吟蛩绕遍墙根。
者情怀,怕逢明月,懒更开门。
当年望牛女处,只燕楼霜影,凤蜡啼痕。
不饶人睡,芦被纸帐无温。
便能梦归故国,怕红蓼,丹枫也断魂。
腰围减,待五更声尽,能留几分。
杜贵墀(1824-1901年),字吉阶,别字仲丹,出生于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巴陵县郭镇磨刀村杜家庄。他天资卓越,性情沉敏,深得祖父杜棠的喜爱。在祖父调任山西时,年仅4岁的贵墀随同前往,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及句读。然而,贵墀在6岁时丧母,9岁时又丧父,因此他在13岁时回到家乡,与长兄杜伯崇相依为命。尽管经历了家庭的变故,贵墀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继续勤奋苦读,专注于诗词和古文的研究。他力求博学实用,不追求虚名,为日后的经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贵墀在1901年去世,结束了他辛勤学习和研究的一生。
晕墨凝香。
诗魂化、犹依片玉琳琅。
半规蕉叶,凉信暗剪秋霜。
泪眼研愁书懒寄,更无梦约紫泉庄。
黯情伤。
广平似石,特地回肠。
红丝当时共炙,借锦笺镂笔,写怨宫商。
断纹何许,年少惯倚疏狂。
而今赏音漫索,但目送西风归雁行。
相思处,在翠蟾铅水,盈盈一方。
秋老香浓。
凌波恨、翩然乍见惊鸿。
浣纱人远,零落露粉啼丛。
别浦流云牵梦断,佩声暗约小帘栊。
锦屏空。
怨蛾镫畔,翠锁眉峰。
江皋铅华净洗,似玉奴病酒,微带惺忪。
半池秋被,金屋称贮娇容。
机丝夜来罢织,莫轻皱、仙衣揉碎红。
含情处,有露房娟泪,凄伴霜蛩。
雨细风寒。
霓裳奏、青娥旧恨年年。
往时清漏,归梦望断刀环。
玉琯吹残三叠曲,翠华信寂五云閒。
黯无眠。
凤城淡月,还照江干。
销魂秋娘去日,怅靓妆素质,浅黛娟娟。
弄梅影事,钗钿密誓人天。
星桥笑看夜度,乍双湿、凉宵香雾鬟。
琴心悄,问女床、山上何树栖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