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翠浪粼粼带碧烟,瑶台西畔玉楼前。
九重地隔人间世,一片秋涵镜里天。
星斗转时银汉近,芙蓉开处綵云连。
此身已得随鹓鹭,共沐恩波祝万年。
王绂是明初的一位大画家,他擅长山水画,尤其擅长描绘枯木竹石。他的画竹作品集合了北宋以来各名家的长处,具有独特的风格,被人们称为“明朝第一”。除了山水画,王绂还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从永乐元年开始。永乐十年,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被派往北京参与迁都的筹备工作。在永乐十一年和十二年,他随明成祖朱棣北巡,并创作了著名的《燕京八景图》。
王绂的绘画风格独特,他的山水画融合了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他并不轻易画山水,因此有人写下了“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来形容他。除了这些信息,文章中没有提到王绂的出生和死亡年份。
我生负气尤好奇,襟怀抑塞蟠蛟螭。
屡遭屈折莫我知,向人委顺长低垂。
偶尔逢君雪洲上,酌我凉州寄来酿。
醉倾墨汁为君涂,一吐胸中气千丈。
维时雨歇凉风生,薄阴零乱纵复横。
蛰龙蜕骨冷云湿,骊珠出海秋蟾明。
坐间观者皆惊讶,何由宝帐人间挂。
恐令痴眼起贪心,主者收藏始知画。
知我如君能有几,此术聊将游戏耳。
白鸥湖海一身轻,长揖谢君吾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