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黄牛赞》原文赏析

  • zhèng
    huáng
    niú
    zàn
  • [
    sòng
    dài
    ]
    shì
    zhì
  • jiǎo
    tóng
    píng
    guà
    xiǎo
    yān
    shān
    duō
    shì
    wǎng
    lái
    piān
  • zhī
    shì
    yín
    qíng
    xiǎn
    chuī
    luò
    qiū
    fēng
    bái
    niǎo
    biān

原文: 犊角铜瓶挂晓烟,溪山多是往来篇。
不知底事吟情险,吹落秋风白鸟边。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俗姓陈,号虚堂,出生于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他在16岁时依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开始修行佛法。

宝祐四年(1256年),智愚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成为灵隐寺鹫峰庵的一位住持。景定元年(1260年),他转到柏岩慧照寺继续修行。

五年(1264年),智愚受到诏命,被安排在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居住。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他又迁至径山兴圣万寿寺。

智愚禅师在佛法传承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是运庵禅师的法嗣。然而,他的生平事迹中并没有提到具体的法嗣传承细节。

智愚禅师在咸淳五年(1269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虽然没有详细的死因记录,但可以推测他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诲和禅宗传承。

猜您喜欢

应庵和尚赞

宋代 释智愚

奋劈胸拳,捞摸虚空骨髓。
开活入眼,瞎却自己顶门。
从兹海涌峰危,是谓东山正续。

偈颂十三首 其七

宋代 释智愚

华亭满船犹不足,南泉骤步蹈不著。
自馀眼底纷纷,总道见月忘指⑴。

偈颂十三首 其六

宋代 释智愚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谁撑门拄户。
虽与松源同日行,不会松源三转语。
父子背驰,面不相睹,直至如今成莽卤。
露冷风高秋意深,久矣无心荐藜黍(运庵先师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