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禅人临哀北堂》原文赏析

  • wén
    shàn
    rén
    lín
    beǐ
    táng
  • [
    sòng
    dài
    ]
    shì
    zhì
  • dōng
    leì
    zhān
    jīn
    lán
    fēng
    xiāng
    èr
    yuè
    chūn
  • tiān
    huō
    kōng
    shū
    xiào
    yǎn
    zhī
    shuí
    shì
    bào
    qīn
    rén

原文: 捲衣东去泪沾巾,兰谷风香二月春。
天地豁空舒笑眼,不知谁是报亲人。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俗姓陈,号虚堂,出生于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他在16岁时依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开始修行佛法。

宝祐四年(1256年),智愚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成为灵隐寺鹫峰庵的一位住持。景定元年(1260年),他转到柏岩慧照寺继续修行。

五年(1264年),智愚受到诏命,被安排在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居住。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他又迁至径山兴圣万寿寺。

智愚禅师在佛法传承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是运庵禅师的法嗣。然而,他的生平事迹中并没有提到具体的法嗣传承细节。

智愚禅师在咸淳五年(1269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虽然没有详细的死因记录,但可以推测他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诲和禅宗传承。

猜您喜欢

安座主更衣

宋代 释智愚

良遂曾敲麻谷门,不相漫处主宾分。
子来亲见虚堂叟,两耳垂肩坐白云。

回雁峰晚望

宋代 释智愚

孤筇影落清湘外,看尽归云敛复翔。
身世悠悠心自许,几回到此立斜阳。

礼道吾雷迁塔在石霜

宋代 释智愚

祖师灵骨见应难,霹雳声中过别山。
父子祇缘机不密,翻成千古是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