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袅袅春来路,看嫩烟微霭,匀染无迹。
一线眉儿解含愁,先有翠波偷识。
嫌怕轻寒勒。
悄立向、凝妆楼侧。
爱画桥、浅淡鹅黄,低衬水阑深赤。
漫掷。
章台新色。
渐勾引青骢,嘶上芳陌。
宛转难持,记羊家静婉,小腰初觌。
几日东风力。
便挽起、离情千尺。
此后燕剪莺梳,怎生惜得。
王时翔(1675—1744)是清朝江苏镇洋人,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他是一位诸生,具有较高的学识和才华。
在雍正年间,王时翔因其才华出众,被荐举为晋江知县。他在任期间以宽和的治理方式著称,注重与民众的沟通和理解,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时翔的政绩逐渐被认可,他的官职也逐渐晋升。在乾隆初年,他升任成都知府,成为该地区的行政负责人。
除了在政务上的成就,王时翔还是一位文学家。他著有《小山全稿》,这是他的文集,收录了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这部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见解。
王时翔的生平中没有具体提及他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但根据他的活动年代和官职晋升的时间推测,他大约出生于1675年,去世于1744年。
未尽相思债,奈者番重被,烟雨罗织。
偶误前期,便羞含半面,忍藏云隙?
试着疏帘隔。
怕听见、恼人渔笛。
更怕他、雪后孤山,梅蕊暗分颜色。
远陌,湖灯摇碧。
算成串霜珠,犹受风勒。
不肯窥人,是瑶池浴罢,暂笼香幂?
桂下曾初食。
有百味、生于清寂。
纵万年、一个轮回,也须守得。
咫尺湖湾路,算疏梅凝澹,春事犹隔。
燕子来时,绕东风庭院,屡窥帘隙。
浅草连香陌,迷望眼、远峰云幂。
渺寒空、马达喧阗,风里来去银翼。
寂寂,清秋如织。
记月底尊前,诗梦堪忆。
待寄芳音,怕天高浪阔,鸿鳞难觅,细雨花狼藉。
知甚日、细倾春碧。
传怨写、掩抑声声,谁家短笛。
十顷澄莹水,有客亭负日,看人来去。
春怨难胜,不如秋好,碧云吟暮。
千古(多少)销金地,尽(待)付与、柳丝芦絮。
问荷花,照过倾城,还似旧时香否。
延伫。
前游三过。
记玉堂墙外,眉月弯处。
更有珠宫听红儿歌罢,较量词谱。
只恨诗人老,况近日、黄流沙污。
怕图中画里相逢(出相思),又钩(添)离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