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簿领埃尘,鞍马风沙,逸才未舒。
但平安豪宕,黄金易散,高怀洒落,白壁难迂。
我问行藏,掀髯一笑,意外功名不用图。
南游兴,爱华峰北渚,云海方壶。
故园风景非殊。
恍六载别来一梦如。
想疏篁缺处,多应得笋,新松种后,迤渐成株。
归去来兮,东楼南浦,烂醉何妨翠袖扶。
明年必,记此时休厌,折简相呼。
刘敏中(1243~1318)是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自幼聪明过人,才华出众。他曾担任过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务。因为弹劾了秉政的桑哥,刘敏中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乡。后来他又重新入仕,担任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任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务。他还曾被任命为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职位。
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时刻关心国家大事。他敢于对贵族的横暴行为进行弹劾,并通过法律制裁他们,同时也上书指出时弊。在仕宦期间,他先后为元朝的祖、宗、宗三位皇帝担任监察官,受到皇帝的赞赏和嘉奖。
刘敏中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暂时无法确定。
世事何穷,遇合无媒,飞升有丹。
看兵尘蜗角,争知地窄,云垂鹏翼,岂信天宽。
一语侯封,九阶夜转,白发十年不调官。
人曾说,道本来分定,枉了心艰。
苟非吾有诚难。
问广厦何时千万间。
羡柴扉草阁,自成潇洒,斜风细雨,不用遮拦。
麾去青骢,呼来白鸟,要伴扁舟画里看。
遨游耳,尽才情风调,付与溪山。
,而志意又同,以是交甚款。
又畸思承得拜其兄今宣慰公于其家,公即欢然相接,倾倒如书。
公时在京领漕运,明年为刑曹尚书。
会夏暑,以恩例决诸司囚。
敏中以御史公以秋官实同其事。
旦夕相从者弥月,凡公之毅敏公恕,尽于斯得之,而情好益密矣。
又再岁,思承为四川副按察之成都,敏中为御史都司,岁余,谢病归济南。
已而闻公由刑曹宣慰云朔,又闻思承还京为冬官侍郎。
今年癸巳夏六月,公复以宣慰来山东,常治益都,过济南,顾敏中于陋巷,且致思承之问。
凡与思承别盖五年,而公则四年矣,陈契阔,甚相乐也。
明旦,公已行矣,乃知公近有充闾之庆,则又喜焉,而独恨不得为一贺也。
十月,公以行部复过济南,见公于皇华驿,退以鄙怀作乐府一篇献于公,以发一笑,其亦古人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十载京华,也曾是、飘零狂客。
还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识。
记得宣恩疏决日,柏台骢马秋官笔。
甚人生聚散等闲间,都难测。
摩抚手,天西北。
放浪迹,江湖国。
忽高轩飞下,今夕何夕。
头上貂蝉看欲见,掌中珠颗今先得。
暂放教、诗酒豁平生,公休惜。
宿酒初醒,秋已老、故人来别。
情味恶、从前万里,不堪重说。
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
但始终夷险要扶持,平生节。
湖海气,诗书业。
霜雪地,风云客。
问而今月旦,果谁豪杰。
君去还经汾水上,依然照见齐州月。
怕相思、休费短长吟,生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