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封君草堂》原文赏析

  • xià
    fēng
    jūn
    cǎo
    táng
  • [
    míng
    dài
    ]
    zhèng
    wén
    kāng
  • mái
    huāng
    shān
    xià
    jīn
    niàn
    廿
    nián
  • liǎng
    chú
    shuāng
    bái
    sān
    shì
    qīng
    zhān
  • gāo
    xíng
    xiāng
    rén
    sòng
    jīng
    zhuàn
  • weí
    shǒu
    zaī
    shù
    cháng
    duì
    cǎo
    táng
    qián

原文: 埋骨荒山下,于今已廿年。
两雏双白璧,三世一青毡。
高行乡人诵,遗经弟子传。
惟余手栽树,长对草堂前。



郑文康

郑文康(1413—1465)是明代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他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中进士,后任职于大理寺。然而,由于患病,他不得不辞去官职。在父母相继去世后,郑文康决定放弃仕途,专心致力于研究经史,并且对诗文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诗文作品被收集整理为《平桥集》。

郑文康的生平事迹虽然简洁,但他的才华和学识却备受赞誉。他在进士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官员。然而,由于健康问题,他不得不离开官场,回到家乡。在家乡,他经历了父母相继去世的悲痛,这使他对仕途产生了绝望和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是专注于研究经史,并且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平桥集》是郑文康的诗文集,其中包含了他多年来的创作成果。这部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世界的热爱。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尽管郑文康的生平事迹相对较少,但他的才华和学识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一颗璀璨之星。他的诗文作品《平桥集》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猜您喜欢

过南溪翁庄

明代 郑文康

嘉树绕崇垣,清流映荜门。
治生余粟帛,供祭足鸡豚。
诗酒闲情寓,衣冠古制存。
时时逢野老,共话长儿孙。

春日偕龚工部过杨氏东郭草亭

明代 郑文康

小小茅亭下,阴阴柳树多。
町畦接城郭,花卉近阳和。
阁老题诗在,游人载酒过。
坐听灌园者,时唱太平歌。

送查若庸下第东还

明代 郑文康

读书不为科名读,若说科名误此生。
请看草庐初读起,便知专不为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