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闻说君家景趣幽,东轩竹石映清流。
万竿苍玉松煤润,一块玄精墨沈浮。
舜世移根从嶰谷,禹时充贡自青州。
虚心尽日当窗立,重质何年此地留。
十载子孙多似箦,三春苔藓滑如油。
月中风舞颠鸾尾,岁晚霜凝睡虎头。
借看屡招坡老辈,拜呼频见米公俦。
声敲环佩星芒夜,骨露琼瑶鹤梦秋。
席地醉眠怜翡翠,引瓶磨洗厌蜗牛。
谩期别墅开三径,誓向平泉占一丘。
挑笋旋烧供茗碗,束薪烂煮对吟瓯。
明当直造林深处,镌刻新诗记胜游。
郑文康(1413—1465)是明代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他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中进士,后任职于大理寺。然而,由于患病,他不得不辞去官职。在父母相继去世后,郑文康决定放弃仕途,专心致力于研究经史,并且对诗文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诗文作品被收集整理为《平桥集》。
郑文康的生平事迹虽然简洁,但他的才华和学识却备受赞誉。他在进士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官员。然而,由于健康问题,他不得不离开官场,回到家乡。在家乡,他经历了父母相继去世的悲痛,这使他对仕途产生了绝望和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是专注于研究经史,并且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平桥集》是郑文康的诗文集,其中包含了他多年来的创作成果。这部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世界的热爱。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尽管郑文康的生平事迹相对较少,但他的才华和学识使他成为当时文坛的一颗璀璨之星。他的诗文作品《平桥集》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