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他是一位云门寺律僧,常驻在衡岳寺。灵澈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这是一部关于佛教律宗的重要著作。灵澈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等人交往甚密,他们之间互相赠诗,因此在当时的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关于灵澈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文中并未提及。
初放到沧洲,前心讵解愁。旧交容不拜,临老学梳头。禅室白云去,故山明月秋。几年犹在此,北户水南流。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