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干三公亭》原文赏析

  • zhāng
    gān
    sān
    gōng
    tíng
  • [
    sòng
    dài
    ]
    jǐng
  • sān
    gōng
    weǐ
    jué
    qián
    chén
    qiān
    líng
    yān
    xiàng
    yuè
    míng
  • jiǎn
    jìn
    gān
    táng
    shā
    fēng
    jǐng
    mín
    yóu
    jiù
    tíng
    míng

原文: 三公伟绩绝前尘,千古凌烟向月明。
剪尽甘棠杀风景,遗民犹记旧亭名。



吴儆

吴儆(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他与兄弟吴俯一起讲学授徒,被称为“江东二吴”。

吴儆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中进士,后被调任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他被任命为安仁县知县。淳熙元年(1174),他被任命为邕州通判。淳熙五年(1178),他被调任为广南西路安抚都监兼知州,并被赐予亲老奉祠的待遇。

淳熙七年(1180),吴儆被任命为泰州知州,但不久后又被调回亲老奉祠的职位。淳熙十年(1183)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被追谥为文肃。张栻称赞他为“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整理出吴儆的主要经历如下:

- 1125年,吴儆出生于休宁(今属安徽)。

- 与兄弟吴俯一起讲学授徒,被称为“江东二吴”。

- 1157年,吴儆中进士,调任鄞县尉。

- 1166年,被任命为安仁县知县。

- 1174年,被任命为邕州通判。

- 1178年,被调任为广南西路安抚都监兼知州,并被赐予亲老奉祠的待遇。

- 1180年,被任命为泰州知州,但不久后又被调回亲老奉祠的职位。

- 1183年,吴儆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被追谥为文肃。

吴儆被人称赞为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猜您喜欢

寄题郑集之醉梦斋

宋代 吴儆

利欲醺人心,浓如饮醇酎。
沉湎死不休,宁论千百久。
岂知糟邱中,醒狂亦时有。
天地育万汇,亦各赋匹偶。
人情岂相远,好恶随妍丑。
集之年方壮,濯濯春月柳。
性独与人殊,无妇奉箕箒。
丈室夸醉梦,作诗诏朋友。
古来醉梦人,亡羊孰先后。
寒儒醉糟粕,酸涩宁可口。
庄生梦蝴蝶,幻境徒纷纠。
富贵得志士,列屋罗螓首。
象床粲锦幄,疎绮深朱牖。
酣寝唤不醒,鼻息春雷吼。
梅花霜雪姿,纸帐蔬荀臭。
问君有何好,甘作老鳏叟。
穷状徒累累,鸯债长负负。
犹如荷旃人,难论纯绵厚。
但问雪煎茶,何如羊羔酒。

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宋代 吴儆

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釐。
俗吏趋期会,簿书自羁縻。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余思。
还淳山水邑,令君丘壑姿。
邑民本无事,君亦何所为。
治已物自治,化行风荐移。
君复何所欲,读书常不足。
拄腹五千卷,插架三万轴。
曾未出毫芒,万室已蒙福。
堂东松竹林,昔时閟荒榛。
堂中灯烛光,昔时照红裙。
今何声吾伊,萧萧风雨晨。
问君有社稷,亦复有人民。
奈何独自苦。学道则爱人。

和孙先生彦及棣肃华堂诗

宋代 吴儆

大雅久不作,声我淫郑紫。
古来非一秦。焚厄故如此。
西都盛经学,聚讼自兹始。
建安委道真,典香事玄理。
锦谷蔚云雾,组紃亦信美。
后生不著眼,千古空信耳。
诵习号纯儒,旷达称高士。
有如富贤贾,多藏不能使。
又如病酒狂,沉酣糟粕旨。
源流日以远,循袭不为耻。
先生秉大雅,江东今夫子。
持身不夷惠。漫仕无温喜。
学术心自得,筌蹄视经史。
兰舟翼桂楫,巨川端可涘。
我家世从公,公欲出泥滓。
愚不堪世用,非人不我心。
破屋荫蓬根。春荠才墙址。
寂寞谁肯顾,公独不我鄙。
遗之珠玉篇,谆谆说友弟。
直欲障颓波,肯与为茅靡。
观以用意处,可与召穆比。
弟兄吾手足,父母吾怙恃。
尽此菽水欢,还胜有酒醑。
古来顾为兄,日月不可弭。
圣贤师百世,河海润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