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杨花》原文赏析

  • làng
    táo
    shā
    yáng
    huā
  • [
    míng
    qīng
    chū
    ]
    wén
  • jīn
    xiǎo
    fēng
    cán
    xuě
    qíng
    fān
  • weí
    shuí
    feī
    shàng
    diāo
    lán
  • zhāng
    tái
    xīn
    hòu
    shā
    jiān
  • zhān
    tuī
    duān
    qīng
    niǎo
    kōng
    xián
  • chūn
    yōu
    mèng
    绿
    píng
    xián
  • àn
    chù
    xiāo
    hún
    luó
    xiù
    báo
    leì
    qīng
    dàn

原文: 金缕晓风残,素雪晴翻。
为谁飞上玉雕阑。
可惜章台新雨后,踏入沙间。
沾惹忒无端,青鸟空衔。
一春幽梦绿萍闲。
暗处消魂罗袖薄,与泪轻弹。


相关标签:浪淘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初春的时候,鹅黄色的柳枝被清晨的风吹拂着,杨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翻飞飘舞。看着这些翩翩起舞的杨花,为什么,为什么她要飞上雕栏呢?可惜她只是为了一念偷生,就像雨后的杨花一样,名节丧尽,任人践踏。

即使有青鸟来接引,受到新朝的重用,也无法洗刷此生的耻辱。她只是一春有梦。一个罗袖单薄、娇美挺拔的女子,她躲在暗处默默流泪,独自消魂。

注释:
浪淘沙:原是民间的曲名,也是词牌名。
金缕:指金缕残月,形容月亮的光辉。
素雪:白雪,形容杨花的颜色。
章台:街名,在汉时京兆(今陕西西安),是妓女聚居的地方。
沾惹忒无端:以柳絮无端沾惹风雨,喻指自己无端地招惹荣辱是非。忒,太。
青鸟:《汉武故事》中指西王母的使者。在这里指引荐自己入仕清延人。
绿萍:即浮萍,水上漂浮的植物。
罗袖:古代女子的衣服,其中罗指一种丝织品。 《浪淘沙 杨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雯生的身世和他创作这首词的原因。

在明清易代之际的甲申之变中,李雯生的父亲殉明,而他自己则被困在京城无法回家。随后,清军入关,一些清朝大臣被李雯生的孝心所感动,并且认识到他的才华出众,于是将他推荐给朝廷。在清顺治四年(1647年),李雯生被举荐进入朝廷,担任副都御史的职位。然而,后来他被迫降清。

由于经历了这些身世的变故,李雯生感到非常伤感,于是创作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词可能是他对家乡的思念、对父亲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的抒发。通过这首词,他希望能够借词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浪淘沙 杨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此词以描写残春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春天的怀念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词的上阕以描写残春景色为主,通过描绘金缕晓风、杨花飞舞、玉栏花翻等细节,创造出一片衰败、悲凉、清冷孤寂的氛围。同时,作者巧妙地选择了章台这一环境,寓意深远,暗示了杨花飘零的身世和被践踏的遭遇。下阕则从人情方面着笔,通过描述沾惹无端的青鸟和一春幽梦绿萍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沧桑和命运无常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篇上乘之作。 《浪淘沙 杨花》赏析详情»

李雯

李雯(1608—1647)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他在明崇祯十五年中举人,与陈子龙等人一起被称为“云间六子”。后来,他投降清朝,并被荐任为内阁中书舍人。他曾经为多尔衮致信给史可法、唐通等人,这些信件都是他亲自写的。然而,不久之后,他因为忧伤而去世。他留下了一部作品集,名为《蓼斋集》。

猜您喜欢

横江词

明末清初 李雯

江鸣牛渚矶,浪打三山曲。
何处最伤心,春水平帆绿。
平帆远落生暮霞,东风自吹桃李花。
思君不见望江阁,夜夜江潮向妾家(何减崔国辅小词,可以怨矣。)。

太平寺闻子规

明末清初 李雯

溪山月出满青林,杜宇千声怨碧岑。
越国何年来蜀魄,离人此夜发吴吟。
君为花鸟羁愁主,余有江湖浩荡心。
同在天涯一相遇,太平钟鼓晓沉沉。

鸳湖曲

明末清初 李雯

鸳湖碧水寒如玉,画阁明帘向城曲。
城头万堞波底明,城下千门漾空绿。
花桨轻桡相斗飞,川光杳荡摇霏微。
天鸡云中张锦翼,芙蓉露下披红衣。
此中云物亦无数,朱门筑断凌波路。
岂闻金管随清风,时见荒台满凉雾。
季冬霜野无飞叶,芦根雁翅相切切。
此乡游女不綄纱,玉梭手冻冰丝绝。
明年二月桑如麻,湖上女儿颜胜花。
十三携出青丝笼,影落湖中生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