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初春的时候,鹅黄色的柳枝被清晨的风吹拂着,杨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翻飞飘舞。看着这些翩翩起舞的杨花,为什么,为什么她要飞上雕栏呢?可惜她只是为了一念偷生,就像雨后的杨花一样,名节丧尽,任人践踏。
即使有青鸟来接引,受到新朝的重用,也无法洗刷此生的耻辱。她只是一春有梦。一个罗袖单薄、娇美挺拔的女子,她躲在暗处默默流泪,独自消魂。
注释:
浪淘沙:原是民间的曲名,也是词牌名。
金缕:指金缕残月,形容月亮的光辉。
素雪:白雪,形容杨花的颜色。
章台:街名,在汉时京兆(今陕西西安),是妓女聚居的地方。
沾惹忒无端:以柳絮无端沾惹风雨,喻指自己无端地招惹荣辱是非。忒,太。
青鸟:《汉武故事》中指西王母的使者。在这里指引荐自己入仕清延人。
绿萍:即浮萍,水上漂浮的植物。
罗袖:古代女子的衣服,其中罗指一种丝织品。
《浪淘沙 杨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雯生的身世和他创作这首词的原因。
在明清易代之际的甲申之变中,李雯生的父亲殉明,而他自己则被困在京城无法回家。随后,清军入关,一些清朝大臣被李雯生的孝心所感动,并且认识到他的才华出众,于是将他推荐给朝廷。在清顺治四年(1647年),李雯生被举荐进入朝廷,担任副都御史的职位。然而,后来他被迫降清。
由于经历了这些身世的变故,李雯生感到非常伤感,于是创作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词可能是他对家乡的思念、对父亲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的抒发。通过这首词,他希望能够借词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浪淘沙 杨花》创作背景详情»
此词以描写残春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春天的怀念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词的上阕以描写残春景色为主,通过描绘金缕晓风、杨花飞舞、玉栏花翻等细节,创造出一片衰败、悲凉、清冷孤寂的氛围。同时,作者巧妙地选择了章台这一环境,寓意深远,暗示了杨花飘零的身世和被践踏的遭遇。下阕则从人情方面着笔,通过描述沾惹无端的青鸟和一春幽梦绿萍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沧桑和命运无常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篇上乘之作。 《浪淘沙 杨花》赏析详情»
李雯(1608—1647)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他在明崇祯十五年中举人,与陈子龙等人一起被称为“云间六子”。后来,他投降清朝,并被荐任为内阁中书舍人。他曾经为多尔衮致信给史可法、唐通等人,这些信件都是他亲自写的。然而,不久之后,他因为忧伤而去世。他留下了一部作品集,名为《蓼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