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明御宇临万方(帝),顾惭内政翊陶唐(皇后)。
鸾鸣凤舞向平阳(长宁公主),秦楼鲁馆沐恩光(安乐公主)。
无心为子辄求郎(太平公主),雄才七步谢陈王(温王重茂)。
当熊让辇愧前芳(上官昭容),再司铨筦恩可忘(吏部侍郎崔湜)。
文江学海思济航(著作郎郑愔),万邦考绩臣所详(考功员外郎武平一)。
著作不休出中肠(著作郎阎朝隐),权豪屏迹肃严霜(御史大夫窦从一)。
铸鼎开岳造明堂(将作大匠宗晋卿),玉醴由来献寿觞⑴。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他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在683年至684年和705年至710年两次担任皇帝职位。
在李贤被废黜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他在683年即位,但实际上是由武后临朝称制。然而,不久后,他被废为庐陵王,并被迁往均州、房州等地。直到699年,他才被召回洛阳,并恢复皇太子的地位。705年,他再次复位,成为皇帝。
唐中宗李显两次担任皇帝,共在位五年半。他于公元710年去世,享年55岁。他的谥号是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