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高槐障午暑,巨竹摇清风。
中郎百世英,一官此从容。
心事付盟鸥,年光占候虫。
客来欲有言,一笑抚双松。
曰余不负丞,哦诗有新工。
天意亦怜才,要施及物功。
适此岁荐饥,旱气日蕴隆。
雨应长官祈,犹未周四封。
雁鹜抱文书,朋来立庭中。
公曰旱既甚,此理贵感通。
洁齐走群望,精意格苍穹。
西山殷其雷,万叠耸云峰。
南湖飞霹雳,彷佛追蛟龙。
斯须天壤间,万象俱晦蒙。
飞湍连日夜,一洗旱魃空。
树艺走丁壮,欢呼沸儿童。
岁功已权舆,馀閒清缿筒。
行歌何所云,丞哉宁负公。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出生于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他于绍熙元年(1190年)中举成为进士,后历任州县官职,以其才能声名远播。然而,他很快选择告别官场,回归故乡。
在理宗登基后,刘宰被任命为籍田令。后来,他被调任为太常丞,又被任命为宁国府知府,但他都辞谢不就任。在端平年间,时任宰相收召人才,但刘宰的声望已经大幅下降,无法再被举荐,仅有刘宰和崔与之两人得以被举荐。之后,刘宰选择隐居,度过了三十年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研读书籍。
刘宰去世后,朝廷对他的节操表示赞赏,并追谥他为文清。刘宰的文风淳朴古雅,他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还有一本被收录在《四库总目》中的语录,这些作品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