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沧波混碧空,杨柳路皆通。列岫疑奔马,新桥学跨虹。东风香迹满,西日乐声丛。总是游观者,幽人趣不同。
刘黻(1217—1276)是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他年少时在雁荡山僧寺读书,后来淳祐十年(1240年)考入太学,但因为他的著作与当时的执政观点不合,被安置在南安军中。回到家乡后,他继续发表政治观点,对政治得失进行极言。后来,他被任命为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于他的学术成就,他还参加了学官试馆的职位选拔。他历任监察御史,改正字,最终升任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攻陷临安时,陈宜中策划拥立两位王子,共同治理国家,刘黻被邀请参与政务,但在行至罗浮时因病去世。他留下了《蒙川遗稿》一书。
剡为山水宅,中有隐沦居。未续载逵赞,閒寻支遁书。云深丹井远,城老古州余。何事频来往,愧看人钓鱼。
夜气不盈握,浩然天地清。风行石不动,云走月常明。陋巷颜回乐,深山大舜耕。此心无旦昼,万物自生生/
火色鸢肩类马周,南冠沪落楚江头。道人莫说閒荣辱,且对梅花索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