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闾未死已招魂,却是狂夫不要论。
谁肯将身缘问道,十年卧病菊花村。
林亦之(1136—1185)是宋朝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又有一号网山。他是林光朝的高弟,继承了光朝的学术传统,并在莆田的红泉继续讲学。他的才华被赵汝愚赏识,赵汝愚是当时福建的军事统帅,他推荐林亦之进入朝廷,但是林亦之在接到赵汝愚的推荐后未能上任就去世了。
林亦之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上。他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著作。《论语考工记》是对《论语》的注释和解释,强调了实践和工作的重要性。《毛诗庄子解》是对《毛诗》和《庄子》的解读和评注,展示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理解。《网山集》是他的文集,收录了他的诗文和散文作品。
尽管林亦之的生平事迹不多,但他的学术成就和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注释和解释为后人理解和研究古代经典文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他的文集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观点,对后世文人的创作和思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根据提供的信息,林亦之的出生年份是1136年,去世年份是1185年。
巴阑独还岁月深,相送出门自沉吟。
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
今人读书如过客,壶飧只向市头索。
吾曹苦思肠几穿,安得相逢不索莫。
念我平生弄典坟,六月北窗长闭门。
雕肝篆肺得一句,旁人袖手评其文。
思量至此复一笑,如何跃马追年少。
我今闻说有场屋,两耳如聋怕听得。
网山山下月鱼亭,就船买鱼活煮羹。
何时挟册此来归,议论不到吾纵横。
故人年几今犹未,正好款门问知己。
时命相遭不用多,或在半言并片纸。
老人校书紫云楼,相见或问吾因由,
为言索处海水头。蓬莱方丈不可到,
此心日夕徒生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