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杂咏十六首 其十 (在郡小城》原文赏析

  • xìng
    yǒng
    shí
    liù
    shǒu
    shí
    zài
    jùn
    xiǎo
    chéng
  • [
    yuán
    dài
    ]
    huáng
  • qiān
    shàng
    shè
    weī
    lóu
    kǎn
    duì
    xióng
    zhōu
  • shān
    héng
    tài
    kǒu
    chū
    shào
    chéng
    tóu
  • lán
    gān
    shí
    èr
    qīng
    fēng
    liáng
    qiū

原文: 褰裳涉危楼,倚槛对雄州。
山横太湖口,溪出少城头。
阑干十二曲,清风如凉秋。



黄玠

黄玠,字伯成,号弁山小隐,元庆元定海人,是黄震的曾孙。他从小就有志向,不随世俗的风气,一直努力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以成为圣贤为目标。他隐居起来,专心教授学问,同时孝养双亲。到了晚年,他非常喜欢吴兴山水的景色,于是选择了在弁山定居。最终,他在八十岁时去世。

黄玠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留下了《弁山集》、《知非稿》等作品。这些作品可能包含了他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以及对人生、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这些作品可能是他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回顾,也可能是他对后人传承的一种贡献。

猜您喜欢

吴兴杂咏十六首 其十一 (在弁山

元代 黄玠

携酒上碧岩,挈壶松下饮。
凭高数千尺,云水白淰淰。
六月生夜寒,山眠不成寝。

吴兴杂咏十六首 其十二 蜚英塔

元代 黄玠

孤塔倚晴霄,下瞰万顷陂。
升高欲望远,未至足已疲。
怀哉尚方舄,双凫正齐飞。

吴兴杂咏十六首 其十三 白鹤庙

元代 黄玠

越俗好巫鬼,白鹤乃有神。
庙享非一朝,山木已千春。
客行亦少憩,焉知伪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