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乐安公主光宗女,身出天潢贵无比。
刺书下降选才人,都尉翩翩似萧史。
箫合秦楼琴瑟欢,金莲烟下任人看。
天钱撒帐春如海,玉女乘鸾佳遇难。
金枝生小耽文翰,异书赐出凭珍玩。
锦轴牙签万卷横,簪花格妙词章绚。
小印玲珑玉色融,云雷纹细篆来工。
画眉窗下摊书坐,素手亲钤一颗红。
百年佳偶人争羡,双修福慧神仙眷。
不识人间儿女愁,那知世上沧桑变。
罡风忽起委琼花,一夕瑶清返钿车。
彩云易向秋空散,都尉神伤鬓欲华。
繐帏虚掩人何处,长簟空床愁日暮。
想像音容入梦难,禅心已逐空花悟。
一朝流寇犯神京,九庙烟尘帝主惊。
鼎湖龙去乾坤破,独木难支大厦倾。
精忠都尉肝肠裂,娲皇难补金瓯缺。
儿女亲看缚柱焚,冠裳书画从灰灭。
揭天鼙鼓震京师,国破家亡恨莫支。
身留一剑酬君德,名播千秋答主知。
九原相见应含笑,报国捐躯臣节耀。
不愧天姻有几人,成佛生天还逆料。
此印流传二百年,闺房雅尚想从前。
可怜玉石无物,情不管兴亡色皎然。
袁绶是浙江钱塘人,字紫卿,是袁枚的孙女。她从小就读祖父的诗作,每次阅读都能感到愉悦和开心。她的诗作风格沉稳而快乐,没有传统闺阁诗的拘束气息。她的代表作是《簪芸阁诗稿》。
除了以上提到的信息,还可以补充以下内容:
- 出生和家庭背景:袁绶出生在浙江钱塘,她是袁枚的孙女,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官员。袁绶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这对她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歌风格和特点:袁绶的诗作以沉稳和快乐为特点,她的诗作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情感的表达。她的诗作不受传统的闺阁诗的束缚,展现了她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 《簪芸阁诗稿》:这是袁绶的代表作,是她的诗歌集。这本诗集收录了她多年来的诗作,展现了她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这本诗集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 生平和影响:除了诗歌创作,袁绶的生平和其他方面的信息可能比较有限。然而,她作为袁枚的孙女,她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一些后来的文人所推崇和传承。
- 死亡和遗产:关于袁绶的死亡和遗产的具体信息可能难以得知。然而,她的诗作和文学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她的声音和才华,为后人所传颂和研究。
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
读书启其蒙,岂为博金紫。
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
治国如治家,循吏必悌弟。
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
日读圣贤书,自然识大体。
尔祖少食贫,笔耕贳薪米。
拔萃举明经,一毡为贫仕。
贤良擢令尹,循声著遐迩。
五十归道山,宦囊清若水。
汝父少失怙,孤立鲜依倚。
独木支大厦,恐坠箕裘美。
好学寡交游,一编惜寸晷。
平生重然诺,所为慎终始。
家贫食指繁,菽水无可恃。
饥来驱其行,负米长安市。
近迹依我翁,幕游恒自耻。
来岁试北闱,但愿鱼烧尾。
扬名即显亲,文章有知己。
嗟我出名阀,颇亦习诗礼。
结?归汝父,井臼躬料理。
大母发垂白,所乐在甘旨。
羹汤洗手调,终岁惧毁訾。
尔父昨来书,问尔近何似。
青镫旧有味,慎无惜稚齿。
嬉戏徒自弃,岁月去若驶。
何时方成人,慰我顾复喜。
未寒衣先裁,未饥食先俟。
典钗供脩脯,和丸偕卧起。
枣梨莫攘夺,手目共指视。
新诗当座铭,高山试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