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当年白傅,晚节闲身,角巾时访。
九老何人,梦得微之已往。
满公禅杖。
指点出、真空无相。
消尽了、西湖翠黛,武丘花舫。
而我尘容羞抗。
揽征衣下马,灵山相向。
贱不成名,曾感琵琶惆怅。
旗亭闻唱。
更结习、绮言难忘。
高僧棒。
乞忏多生魔障。
王时翔(1675—1744)是清朝江苏镇洋人,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他是一位诸生,具有较高的学识和才华。
在雍正年间,王时翔因其才华出众,被荐举为晋江知县。他在任期间以宽和的治理方式著称,注重与民众的沟通和理解,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时翔的政绩逐渐被认可,他的官职也逐渐晋升。在乾隆初年,他升任成都知府,成为该地区的行政负责人。
除了在政务上的成就,王时翔还是一位文学家。他著有《小山全稿》,这是他的文集,收录了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这部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见解。
王时翔的生平中没有具体提及他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但根据他的活动年代和官职晋升的时间推测,他大约出生于1675年,去世于1744年。
西风老我。
叹长此、霞浦烟村,浮根飘泊。
水国花疏,早被哀鸿知觉。
西楼被薄。
黯白石、云沈红萼⑴。
芦荻外、枫霜渔火。
阳斜潮落。
簇红原非寂寞。
稻粱谋、处稳信音空托。
茎叶无多,啖尽朝饥犹昨。
重阳待作。
菰米酿、聊共杯杓。
枯丛鹊。
悔与汀鸥为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