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愤四首 其二》原文赏析

  • shū
    gǎn
    fèn
    shǒu
    èr
  • [
    sòng
    dài
    ]
    wāng
    yán
    chǎng
  • dào
    guì
    píng
    zhì
    gēng
    è
    chén
  • huí
    shù
    huí
    zuì
    pín
  • weī
    yán
    zhuì
    biān
    jiǎn
    yòu
    rén
  • néng
    xiāng
    kùn
    cuì
    weì
    néng
    mín

原文: 孔道贵平治,藜羹厄于陈。
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
微言坠编简,又以诒我人。
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



汪炎昶

汪炎昶(1261-1338),字懋远,出生于婺源(今属江西)人。他从小就有志向,热衷于学习,师从孙嵩,并深入研究程朱性理学说的精髓。宋朝灭亡后,他与同乡江凯一起隐居于婺源山中,将他们居住的地方命名为雪瓷,并自称古逸民,被学者们尊称为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去世,享年78岁。他的著作有《古逸民先生集》两卷,其中收录了他的诗作。此外,还有一份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他的诗作以《宛委别藏》为底本,并将其他散落的诗作编纂成一卷。

猜您喜欢

山园戏书三物 其一 咏蜗牛

宋代 汪炎昶

雨馀露双角,戴角缘攲危。
吾疑甚为累,失此将何依。
荒凉一亩宫,晨出暮来归。
虽不著我体,为累岂异兹。
应有露卧翁,窃视复见嗤。

哭中彝兄三首 其三

宋代 汪炎昶

追随从早岁,终始只真情。
责善古朋友,恤灾亲弟兄。
靡酬亏大义,重聚倘来生。
泪尽哭吾父,情伤忽屡倾。

晦庵先生遗墨 其三

宋代 汪炎昶

待制诗章雕玉雪,郎中笔阵布云霞。
独于妙迹留遗恨,涧石嵯峨叠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