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赞》原文赏析

  • xiè
    líng
    yùn
    zàn
  • [
    sòng
    dài
    ]
    shì
    guǎng
    广
    wén
  • píng
    shēng
    jiào
    shān
    zhāo
  • zhī
    shēn
    huà
    zhī
    tān
    shān
    hǎo

原文: 平生几緉屐,自觉山招我。
不知身入画,只贪山色好。



释广闻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原名林广闻,后被赐名佛智,号偃溪,出生于福建福州侯官。他在十五岁时跟随智隆禅师前往宛陵光孝寺修行。十八岁时受具戒,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出家人。

在他修行的早期,他居住在育王山广利禅寺,持续了八年。之后,他转至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住了十一年。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他迁至景德灵隐禅寺继续修行。在景德灵隐禅寺住了四年后,他又迁至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景定四年,释广闻在七十五岁时圆寂。他是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他的禅宗教法传承可以追溯到南岳下,而浙翁琰则是他的法嗣。

释广闻的教诲和禅宗思想被整理成了《偃溪广闻禅师语录》,并被收录在《续藏经》中。他的一些诗歌也被辑录在《语录》中,并按照原卷的顺序编成了两卷。

关于释广闻的事迹和教诲,可以在《语录》中找到详细记录,同时还有林希逸所撰写的《塔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猜您喜欢

古云法师赞(叔凯讲师请)

宋代 释广闻

获旋陀罗尼,机轮转处风雷疾。
入萨婆若海,舌头不动云涛翻。
肆虚空讲,尽实头禅。
以栗棘蓬,裹金刚圈。
陶冶有学之学,而披剥万象。
发挥不传之传,而朝宗百川。
是为北峰真子,无愧竹庵嫡孙。
后二千年,是真精进。
所谓灵山未散之旨,至今一会俨然。

大川和尚赞(半身)

宋代 释广闻

握拳透爪,有临济体裁。
轮珠示人,类大颠风格。
不欲露全身,惯无赃考贼。
十地吞声,二乘动色。
聚一世精神,而用东山暗号。
鼓大地波澜,而疏东涧正脉。
宜乎百川倒流,天下暴白。
如是模写,沧溟一滴。
传金襕,倒刹竿,须是迦叶师兄始得。

妙峰和尚赞

宋代 释广闻

见之目明,气和如春,犹据妙峰顶时平等示人。
望之心折,面冷如铁,犹坐莲峰堂时大默而说。
奔走龙象,鞭斥风霆。
不约而绳,不令而行。
宜其谈笑兴起东庵正脉,廓清末流之辙。
至于灵机绝唱,不堕常调,莫妙乎庚峰定穴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