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十三夜偶成(一) 其一》原文赏析

  • yuán
    xiāo
    shí
    sān
    ǒu
    chéng
  • [
    míng
    dài
    ]
    liǎn
  • jǐng
    yuán
    xiāo
    sān
    guà
    dēng
    míng
    biàn
    jiāng
    nán
  • yuǎn
    tuī
    dào
    chù
    hún
    rén
    shí
    píng
    yòng
    cān

原文: 景入元霄夜已三,挂灯鸣鼓遍江南。
远推到处浑如此,人乐时平不用参。



吴琏

吴琏,字美中,是明朝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的进士,出生于南海。他被任命为直隶含山知县,面对当地的荒年,他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赈救,包括制作粥糜来救济流离失所的人们,前后所救活的人数达到了上万人。在政务空闲的时候,他还教授学生《周易》。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由于忧虑而辞去了职务。后来,他被任命为进贤县知县,但因为他坚守正道而与上级不合,于是因病辞职回家。吴琏去世时已经八十多岁。他著有《竹庐诗集》。清朝道光年间的《广东通志》卷二七六中有关于他的传记。吴琏的诗作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您喜欢

寄胡大声京兆

明代 吴琏

北府春风暖,南园午簟凉。
行藏随所寓,独恨天茫茫。

陈巡按召饮适在乡诗以奉谢

明代 吴琏

久遁山翁七十馀,一天风月自如如。
忽承豸史垂光召,适在芦湾坐钓鱼。

宦园览景喜题

明代 吴琏

闲拽园中杖,迢迢一洞深。
晓花光灿锦,风竹碎筛金。
赤鲤惊雷跃,黄鹂隔树音。
不胜清兴发,觅纸寄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