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叶台山太师二首 其一 赋得三山列翠》原文赏析

  • shòu
    寿
    tái
    shān
    tài
    shī
    èr
    shǒu
    sān
    shān
    liè
    cuì
  • [
    míng
    dài
    ]
    ruì
    lóng
  • qīng
    dài
    yōng
    xiān
    wàn
    qiān
    fēng
    huà
  • míng
    shān
    kaī
    jiǔ
    shù
    cóng
    shí
    sān
    zhū
  • bái
    yún
    lǐng
    shàng
    yuán
    kān
    yuè
    líng
    cháo
    lái
    jìn
  • shān
    zhōng
    xún
    zǎi
    xiāng
    xiāng
    xié
    jìn
    zuì
    péng

原文: 巑岏青黛拥仙都,万壑千峰入画图。
地自名山开九籥,树从栖鹤识三珠。
白云岭上元堪悦,灵气朝来尽可呼。
我欲山中寻宰相,相携尽日醉蓬壶。



伍瑞隆

伍瑞隆(1585年-1666年),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出生于香山(今中山),是明朝末年至南明时期的一位学者和官员。

伍瑞隆在弱冠时成为了一名弟子员,后来在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考中了解元。在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年)他又考中了副榜。他最初被任命为化州教谕,并修撰了《高州府志》,因为他的著作严谨可信而被称为信史。后来他被提升为翰林院待诏,之后又调任户部主事,再后来又晋升为员外郎,负责管理仓场。

在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期间,伍瑞隆还曾署理藩臬两司的职务。然而,由于疾病的缘故,他不得不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南明绍武帝登基后,伍瑞隆被任命为太仆寺正卿。

明朝灭亡后,伍瑞隆隐居在鸠艾山中。他一生精通诗书画,留下了许多作品,包括《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他的传记被收录在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和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中。

伍瑞隆于82岁时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学术和官场的辉煌,他的作品也为后人所称道。

猜您喜欢

寿潘仲载母麦孺人八十一初度

明代 伍瑞隆

千秋女仪几堪数,我闻鸿妻与邹姥。
当时梁子孟者夫,贤声不尽留今古。
天生懿妇如哲士,一发再发岂常武。
无乃乾坤积清淑,是有触之孙与祖。
既发既寿亦既昌,世间乃有潘郎母。
潘郎累世并词杰,綵笔落落淩春雪。
万片虹霓口自呼,八极风云手堪掇。
肮脏论交天地间,群雄倾盖相追扳。
精华忽复孕其子,朗朗潘郎行玉山。
只今王李事沦落,却有小才肆佻薄。
栎园先生亦渐逵,老手不与后生角。
潘郎劲力奋南海,一挥宇宙云烟改。
剑锋历落向无前,苍茫紫电摇真宰。
历尽名山意转骄,飘然一举谢尘劳。
因教鲤对趋庭暇,漫拟閒居赋二毛。
板舆轻轩奉宣药,高堂夫人恣行乐。
年开八帙仍有加,童颜两颊飞紫霞。
潘郎膝前列孙子,满庭兰玉辉丹砂。
母乎母乎,吾今为尔歌琳琅。
人间上寿原不常,况乃有子如潘郎。
是子班衣母应喜,是母传觞客应舞。
何必瑶池王母歌白云,又何必交梨火枣与玉斧。
我与潘郎未相识,潘郎爱我如双璧。
母也今逢设悦辰,为君祝母心何极。
罗浮四百三十峰,峰峰秀出金芙蓉。
知君终合此飞举,千载邹梁斯下风。

寄怀昆崙山拾遗记昆崙九层层相

明代 伍瑞隆

西来灵气敞昆崙,突兀仙都帝可扪。
盆偃华夷群岳小,龙昂天地一山尊。
孤峰日月寒相掠,六合风云漭自吞。
最好阎浮看世界,黄河万里限中原。

舟夜何应时过酌席上赋

明代 伍瑞隆

沉沉银烛坐淹留,万里星河净不流。
茶熟晚风人转静,香清残雪夜偏幽。
不妨更下陈蕃榻,对此应怜王子舟。
闻道明朝有仙侣,双双携手凤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