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原文赏析

  • zhuàn
  • [
    qīng
    dài
    ]
    liú
    wǎn
  • jiāng
    guǎn
  • tiān
    yuǎn
  • yuè
    yān
  • yuàn
    tīng
    weì
    mián
  • yàn
    xíng
    líng
    luò
    wǎn
    fēng
    qián
  • chán
    mián
  • shí
    sān
    zhēng
    zhù
    xián
  • zhī
    fǒu
    dōng
    láng
    róng
    shòu
  • xiāng
    tòu
  • shuāng
    hóng
    dòu
  • hèn
    tiáo
    tiáo
  • yòu
    guī
    cháo
  • hún
    xiāo
  • shēn
    cháng
    bǎn
    qiáo

原文: 江馆。
天远。
月如烟。
隔院听歌未眠。
雁行零落晚风前。
缠绵。
十三筝柱弦。
知否冬郎容易瘦。
相思透。
一曲双红豆。
恨迢迢。
又归潮。
魂销。
夜深长板桥。


相关标签:河传

刘嗣绾

刘嗣绾(1762-1821年),字简之,又字芙初,号醇甫,是中国清代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在阳湖(今江苏常州),他的祖父开始就居住在无锡的锦树里。

刘嗣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包括诗歌和散文。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尚絅堂集》,这是一部收集了他的诗歌和散文的作品集。这部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外,刘嗣绾还创作了《筝船词》,这是一部以筝船为主题的词曲作品。这部作品以其优美的词句和动人的音乐旋律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之一。

刘嗣绾的生平事迹和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体现在他对文学的推动和传承上。他积极参与文学社交活动,与许多当时的文学家和学者交流合作。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嗣绾于1821年去世,享年59岁。他的离世给中国文学界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但他的作品和精神依然在后世流传,并继续影响着人们的文学创作和思考。

猜您喜欢

高阳台

清代 刘嗣绾

梦尾灯红,情边水绿,断肠又是兰舟。
消几帆风,离人吹下西洲。
春波依旧鸳鸯路,甚孤眠、占断闲鸥。
慢回头、翠被天涯,冷了香篝。
销魂不是长亭怨,是深盟玉镜,款语银钩。
小叠吟笺,匆匆著得多愁。
阑干腻雨还应在,怕朝来、梨苑成秋。
等闲休、团扇圆时,何处秦楼。

清平乐 舟宿水仙墩

清代 刘嗣绾

灯凉如画。
系缆丛祠下。
水佩风裳魂欲化。
碧月迢迢残夜。
晓来零落明珰,镜中生怕思量。
手把一丝烟柳,不知秋恨多长。

南浦 题吴枚庵《慢香词》

清代 刘嗣绾

金荃旧谱,有新声、一卷叠珑玲。
界出乌丝小字,随意写云屏。
拟把红牙低唱,向筵前、拍了又重停。
借名香炷就,碧窗影里,消受客灯青。
回首吟坛销歇,剩年时、春恨记星星。
直待千帆过尽,细数旧旗亭。
残月晓风何处,甚天涯、词客各飘零。
怕高楼一带,潇湘归雁,有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