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父和再用韵奉答共说江南杜禅》原文赏析

  • chén
    dēng
    zài
    yòng
    yùn
    fèng
    gòng
    shuō
    jiāng
    nán
    shàn
  • [
    sòng
    dài
    ]
    lín
  • huáng
    huáng
    guāng
    míng
    gōng
    zhōng
    yǒu
    西
    fāng
    rén
  • dāng
    nián
    xiū
    dào
    xīn
    shí
    chūn
  • dào
    chéng
    jiù
    kōng
    miè
    zhōu
    yíng
    qín
  • kōng
    lìng
    亿
    wàn
    jié
    shǒu
    jīn
    shēn
  • rěn
    xíng
    zhāo
    zhòng
    chēn
  • cháng
    yuàn
    jìng
    zuò
    jiǎo
    shēn
  • xiàng
    lái
    宿
    xià
    zhōng
    fàn
    lín
  • ào
    yuǎn
    gōng
    shè
    shěn
    míng
    chún
  • zhōng
    rán
    shǒu
    lòu
    xiàng
    shàng
    yǒu
    yán
    shēng
    rén
  • shí
    tóu
    xíng
    xíng
    qiàn
    pín
    pín
  • bǎi
    nián
    sān
    wàn
    yǎn
    biāo
    chén
  • chī
    rén
    meì
    feī
    xiǎng
    niàn
    niàn
    shēng
    shū
    qīn
  • dāng
    jiàn
    yǐng
    guó
    qīng
    gān
    cuàn
    xīn

原文: 煌煌光明宫,中有西方人。
当年修何道,辛苦踰十春。
道成就空灭,姬周遽嬴秦。
空令亿万劫,稽首金色身。
我无忍辱行,独立招众嗔。
常愿习净业,趺坐脚不伸。
向来宿木下,亦颇钟梵邻。
傲睨远公社,沈冥栗里醇。
终然守陋巷,尚友颜生仁。
岂伊石头路,行行欠频频。
百年三万日,奄忽如飙尘。
痴人昧非想,念念生疏亲。
何当见佛影,国清甘爨薪。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亲俞卓是庐江令,俞德邻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他在咸淳九年(1273年)参加了浙江转运司解试,获得第一名,但不久后宋朝灭亡。他随后投降元朝,受到多次辟荐,但都拒绝了。由于他性格刚狷,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佩韦。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他的遗著由他的儿子俞庸整理成《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包括七卷诗),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出版。此外,还有《佩韦斋辑闻》四卷。有关他的事迹可以在本集卷首的元建安熊禾序中找到,另外《至顺镇江志》卷一九中也有相关传记。

猜您喜欢

题郭元德所藏龚圣予瘦马图

宋代 俞德邻

吾闻神骏之肋十有五,雄姿矫矫腾龙虎。
四蹄踣铁尾捎风,藐视昆崙薄玄圃。
何时历块误一蹶,弃置荒林翳榛莽。
思昔先朝十二闲,駓骃骐骆充其间。
此马当时最倜傥,流沙万里来函关。
祇今沦落归人世,何人保养思终惠。
髯龚前身李伯时,殷勤染翰怜权奇。
崚嶒瘦骨见者叹,度越驽骀犹万万。
天上房星久已空,此图此马俱难逢。
主人爱图如爱马,收拾瑰文为模写。
我知髯龚欲画时,天地黯黪风烟悲。
离离禾黍今如此,谁识羸骖真騄駬。
明年野外春草平,瑶池八骏还争鸣。
此时更倩髯龚笔,一扫籋云龙八尺。

题王谢燕游图为杨少监作 谢安

宋代 俞德邻

夕阳亭中语未已,一合乾坤匝疮痏。
疮生望公公不起,携妓东山玩山水。
神州陆沈宁不耻,正赖丝竹陶写耳。
淮淝风鹤繇密指,固应孩视桓元子。
吁嗟公乎真杰士。

前哀哉行

宋代 俞德邻

妾家浙水东,一门十朱轮。
男多止一女,钟爱归妾身。
七岁诵经史,十岁学补纫。
十五事机杼,二十供藻蘋。
不忍嫁张掖,爱我归宁频。
去年边事起,处处惊为燐。
尽室遁空谷,雷雨弥半旬。
狐兔伴我食,虎狼为我邻。
群盗政猖獗,白昼昏埃尘。
惊忧转成疾,抱痛不敢呻。
传闻官军至,草木生欢欣。
岂料反纵暴,舞戈猎生人。
仓皇不得避,驱斥行海滨。
避寇寇幸免,依人人不仁。
哀哉有如此,妾生何不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