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神仙是假隐非真,拄杖翛然斗笠贫。
当日吴门为乞子,今朝石室是累臣。
孔融慷慨能留我,张俭低回却累人。
此地重逢肠已断,凄然无泪可沾巾。
黄毓祺,字介子,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他生于明朝天启元年,是一位性格孝顺友善的人。他慷慨豪爽,胸怀奇气,对学问充满渴望,几乎无所不窥。他对时事忧心忡忡,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和弟弟黄毓礽在当地都很有名气。
在乙酉之变时,黄毓祺毅然决然地放下手中的笔,勇敢地投身到战乱中去。然而,他最终在城破之后被囚禁在狱中,不幸地在六十一岁时去世。他被认为是忠义之士,被当地的邑志所传颂。
黄毓祺著有两部作品集,分别是《古杏堂集》和《大愚老人集》。这些作品可能包含了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思想。
于越得岁星,伐之是逆天。
吴其为沼乎,不及四十年。
亦缘人事尽,天道乃好还。
夫妻请臣妾,饲马良亦艰。
迄乎石室归,坐则仰胆悬。
每食必尝胆,折节当世贤。
躬耕夫人织,早朝仍宴眠。
赈贫吊死丧,劳苦士卒先。
令发坐沾襟,偃卧涕泗涟。
细及采葛女,行歌愤所宣。
吴人既以败,栖息姑苏山。
孤臣自知罪,仰冀君王怜。
亦欲如会稽,行成赦前愆。
天以越赐吴,不取祸败延。
今以吴赐越,越其敢舍旃。
夫差乃自杀,蒙面归重泉。
越兵北渡淮,致贡天王前。
赐胙命为伯,号令如风湍。
攻秦秦引咎,畴敢逆我颜。
诸侯毕称贺,横行江淮间。
伯业追桓文,禹祀若再鲜。
惜者猜功臣,乌喙鲜保全。
安乐转予弃,恐惧曾周旋。
功成名遂矣,身退道固然。
不见属镂赐,鸱夷抑何冤。
大患在肘腋,早已相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