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漠漠霜天,孤城下、九秋时节。
飘零处、寒灯独照,荒山几叠。
渺渺长空哀雁叫,凄凄野戍悲笳咽。
望秦川、今夜到明朝,头应白。
来时候,柳可折。
才回首,流芳歇。
叹玉关人老,岁光奔迫。
代马踏残青海草,塞风吹落云中月。
愧浮沉、今已负平生,应悲切。
韩邦奇(1479--1556)是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出生于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他于正德三年考中进士,后任吏部员外郎,因为他对时政的疏导而被贬为平阳通判。后来他被调任浙江按察佥事,但宦官强征富阳茶和鱼,他为此作了一首悲歌,结果被诬告怨谤,被捕并剥夺官职。
嘉靖初年,韩邦奇被任命为山西参议,但他再次请求退休。此后,他多次被起用和罢免,最终以南京兵部尚书的职位退休。嘉靖三十四年,关中发生大地震,韩邦奇不幸遇难。
韩邦奇不仅文学才华出众,而且在音律方面也非常精通,他的著作非常丰富。他所著的《志乐》尤为世人所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