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二曜恣天游,七星迥地轴。
北窍洞庭穴,南通九疑麓。
左攀连卷桂,右策檀栾竹。
冰壶槩太清,竦身入瑶局。
日月二华君,兹游良可复。
有酒斟酌之,篴声不在玉。
石莲落复开,瞥然鸟过目。
而我独何为,蜉蝣伤运速。
知津者谁与,负刍聊蹢躅。
异我如弁毛,吒牛食溪谷。
邝露(1604—1650)是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他是一位诸生,曾游历广西、江苏、浙江等地,特别是在桂遍历了诸土司辖地,对于这些地方的山川风土非常了解。后来,他被唐王立于福州,担任官中书舍人的职位。在永历时期,他因为被荐为翰林而进入了翰林院。然而,清兵破广州时,邝露选择了抱着古琴绝食而死。他擅长诗歌创作和书法,留下了《赤雅》、《峤雅》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