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得本师和尚归粤信 其二》原文赏析

  • shí
    běn
    shī
    shàng
    guī
    yuè
    xìn
    èr
  • [
    míng
    dài
    ]
    shì
    jīn
  • zhōng
    nán
    cān
    yún
  • luó
    xīn
    hǎi
    hèn
    nán
    yún
  • zhǒ
    bié
    jiǔ
    weí
    sāng
    xìn
    wén
  • guī
    qián
    leì
    xiě
    shì
    xiāng
    fēn

原文: 几遇终南客,期餐地胏云。
薜萝心自苦,湖海恨难云。
枯冢别已久,维桑信不闻。
一归乾泪血,即与世相分。



释今无

释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他出生于万氏家族,年仅十六岁时参加雷峰函是的佛学讲座,开始修行。十七岁时受坛经启发,成为参明上座的弟子,他在修行中听到一只猫的叫声,领悟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他担任监栖贤院务,进行苦行修行,并广泛阅读内外经典。十九岁时,他随函是入庐山,但途中患上了重病,濒临死亡。在梦中,他遇到了神人指引他脱离苦海,并赐予他药粒,他醒来后奇迹般地康复了。从此以后,他的思想如泉涌般地通达了三教的精髓。二十二岁时,他按照师命独自前往沈阳,拜访师叔函可,并与他互相学习。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他请师叔函可将他藏匿在北方,途经山东时听闻了变故,于是在萧府驻扎下来。十四年后,他回到海幢。他成为函是的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代陈伯陶编写的《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中有关于他的传记。

猜您喜欢

刘石宜寒灯课读图

清代 郑孝胥

冬夜正长灯影寒,儿书未熟母不欢。
母怜儿倦母亦倦,窗风入隙声悽酸。
儿存母亡图长在,图中情事今难再。
举图还君更何言,惟有孤儿黯相对。

读喻叔奇游庐山诗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前年我亦到庐山,杖屦烟霞缥缈间。
万里东归如倦鸟,不知飞过只知还。

读喻叔奇游庐山诗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路经湓浦叹匆匆,不及从君访远公。
忽见庐山真面目,在君二十一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