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闻说君家十二阑,夭桃如锦雪中看。
朱唇吐出丹砂粒,青鸟衔登赤玉盘。
漫向绥山誇一得,已同方朔获三餐。
请观叶底春如许,可道梅花独耐寒。
李云龙,字烟客,是番禺人。他年少时补诸生,才华出众,名士们都对他刮目相看。然而,他的人生却充满了波折。他曾经赴国学求学,但最终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后来,他离开了故乡,前往塞上,并成为了东莞袁崇焕的客人。当时,袁崇焕负责统领三边,威名远扬,李云龙在他的幕府中参与谋划。然而,袁崇焕去世后,李云龙选择出家,自称二严和尚。明朝灭亡后,关于他的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李云龙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等作品,这些作品流传至今。清朝同治年间的《番禺县志》卷四二和清朝陈伯陶编写的《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中都有关于他的传记记载。
关于李云龙的诗作,主要依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的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进行整理,同时参考了广东省地方文献馆的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和清代温汝能编写的《粤东诗海》。
谁奈少年意味,教重重掩户。
翠帘卷、一片残英,又惜花事春暮。
绿阴渐、稀疏结子,天涯几处余芳树。
更河桥杨柳,缠绵但成飞絮。
因念楼高,绣幕并坐,惹浓熏似雾。
玉笙罢、低拥鸾衾,夜深微语欢素。
倚兰烟、轻圆碧梦,拭鸳锦、偷拈红缕。
甚多情,眠起香蚕,满身愁鹭。
今还望远,目送江干,冶游若寄旅。
可再过、宅边裘帽,陌上车马,暖日秋千,也无风雨。
莺俦绕遍,蝶魂守住,殷勤寻谱山芗曲,赋惊鸿、共载凌波渡。
流光奈尔,匆匆秪有三分,已失野水尘土。
潘郎鬓雪,画里青蛾,付镜中白苎。
莫细问、罗巾绀唾。
总是伤心,那角池台,者般歌舞。
飘零感我,沈思前事,华堂银烛含冷泪,剩凄凉、哀雁留筝柱。
相逢尊酒同浇,读曲黄昏,旧人忆否。
岁月如驹驶。
论年华、算君最少,亦登强仕。
唾手功名麟阁画,跌宕当时豪气。
肯碌碌、因人成事。
谁道刹那苍狗幻,看波涛、异样腾斯世。
陡翻起,平平地。
殊方绝域曾亲涖。
典属国、子卿持节,归来如是。
公相能偿头尚黑,试屈数朋僚指。
倘可许、君家昆季。
我有士龙齐若算,恐东头、还似西头致。
姑勿论,且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