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风昨日趋东阿,今日大风安陵过。
昨行陟山今渡水,若以洼险争兀峨。
孤城抗水水难激,水偏逆折扬其波。
水高岸下猛旁溢,洋洋赤地生盘涡。
广川向北入中水,天胎一点漂浮鹅。
下流衡漳不可塞,迸气泄入胡卢河。
我车欲渡未敢渡,水与桥并桥梁颇。
四蹄腾掷待收制,瞥眼已落空中梭。
防南五县极卑卤,往往白日游鼋鼍。
紫微纵可作屏障,宣房失戒还如何?斯时风力益遒劲,千林飒沓倾枝柯。
龙且怒抵背水阵,夸父倒曳追阳戈。
粉衣墨面冻指爪,车箱局屈同蚕蛾。
仆夫跨辕帽蒙顶,乱鞭筛马相叱呵。
须臾抵店脱危苦,急倾瓮酒如泽菏。
心肢稍暖意亦定,仰看千里流鸿多。
嗟尔风伯恣饕虐,譬彼虎政徒烦苛。
皇皇真宰操生柄,太平不作箜篌歌。
东方月出烂冰色,大圜倏若青铜磨。
臧家桥畔好风日,明朝看柳踰滹沱。
姚燮(1805—1864)是晚清时期的文学家和画家,字梅伯,号复庄。他还有其他许多号,如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他出生于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姚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一生都从事教授工作。他的学识广泛,涉猎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和小说等多个领域。他的诗画造诣也很高,尤其擅长描绘人物和梅花。
姚燮的著作包括《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和《疏影楼词》等。这些著作涵盖了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姚燮的作品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后人广泛传颂。
据记录,姚燮于1864年去世,结束了他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创作生涯。
皇帝将改元,制书诏所司。
方春重民事,王政务急施。
水旱兼资贼,人气诚伤悲。
万方惟正供,悉索亦已疲。
新饷五百万,剜肉疗饥羸。
国计在本根,毛附先存皮。
民困必失所,拯溺焉能迟?丞相下郡国,一切蠲除之。
先是加赋意,岂不哀穷黎?水衡算金钱,桥陵方告期。
滇闽各用兵,军行粮辄随。
朝廷尚恭俭,大事须藉资。
痌瘝上帝心,四海宁尽知。
况复州邑吏,鞭挞到孑遗。
御史□大夫,陛下真圣慈。
元元乐宽大,生息理可为。
民贫不独富,斯义古所持。
流离与死亡,号呼欲向谁。
固知非得已,久大难权宜。
我皇本尧舜,天听顷刻移。
谏行膏泽下,千载明良时。
煌煌社稷寄,辅导良不亏。
君仁则臣直,拜手陈古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