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外甥似舅明昌帝,取法宣和尚工伎。
李早画马供奉时,画院森森严品第。
冀之北土马所生,早也想见房星精。
遂令龙媒出毫素,侧胸注目疑嘶鸣。
纨扇画三骑,郎君峭鞍辔。
窄衫绣襮四带巾,靴尖曾踢中州碎。
紫绒军败祁连山,金钿玉轴仍南还。
好事空馀扇头马,至今拂拭尘埃间。
郑元祐(1292—1364)是中国南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学者和文人。他出生在浙江省遂昌县,后迁居钱塘(现在的杭州市)。他的字是明德,号是尚左生。
郑元祐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对学习非常努力。在顺帝至正年间,他被任命为平江儒学教授,后来升任江浙儒学提举。他一直在官职中工作,直到去世。
郑元祐的文学才华非常出众,他的作品风格雄浑豪放,诗歌也充满了古老的气息。他的代表作品有《遂昌杂志》和《侨吴集》。
郑元祐在1364年去世,享年72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学术和文学的成就,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吴王故宫天早秋,谁吹觱篥城南楼?
一吹风生鹔鹴裘,再吹何人敢伊优?
曲终引气如刀锼,龙笛凤笙皆不侔。
五音喷薄一吸收,玉关泪落定远侯。
不独壮士皆回头,杜伶何来自中州。
目睫每射车前牛,不以伎业寒飕飕。
妙吹觱篥冠名流,嚼宫喷徵无时休。
巧如春莺转晓簧舌抽,歘如饥鹘啸树呼高飂。
惨如国殇举燐、精灵夜相求,划如雌龙挟雨、归吟百丈湫。
纬嫠与爨妇,听终各自愁。
为问竹枝芦叶、若为写出秦青讴?
四座皆感叹,何如谢安石,素抱苍生忧。
且复弹丝弄竹,少为东山留。
我愿谢公上廊庙,任臣邻掌调燮锵琳球。
一鸣箫韵下威凤,和乐雍雍闻九丘。
毋但谣觱篥,妙语高浮浮。
功成拂衣沧海上,仙人并辔骖螭虬。
却怜江潭憔悴者,悲世迫隘赋远游。
昔者雪山大沙门,道如日月行乾坤。
属法王臣俾外护,言虽已远如生存。
爰自西来东震旦,护法孰如我皇元?
统以内外宣政院,官僚皆选宰辅尊。
公为院副秩二品,横金厌冷腰犀温。
大江之南地万里,僧之贤愚难具论。
公以宪监暂居此,摩尼珠照浊水源。
我知公继相业大,召登庙堂扣天阍。
太平勋业可坐致,岂但安禅阐教报佛恩?
异时丹青画麟阁,知是忠武鲁公贤相之诸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