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1370—1454)是明代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他在洪武二十三年中举人,进入国子监学习。后来被选为桂林教授,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永乐年间,他历任许州、扬州知府,后升任四川按察使。他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宣德初年,他担任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年则任南京礼部侍郎。最后他退休回到家乡,在那里遇到了黄萧养的起义,他提出了镇压和御敌的策略。陈琏通晓经史,以文学才华在当时很有名气,他的文词清雅,著作最多。他的代表作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陈琏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他的才华和为官清廉的品质。
世累日多门,驰驱厌尘杂。
驾言寻招提,双屐蚤已蜡。
霜馀叶尽飘,回首见孤塔。
入门谒金仙,钟鼓响鞺鞳。
吾师投迹久,终岁一旧衲。
曾从大方游,已悟世外法。
深居行无取,问语终不答。
竹影覆经房,茶烟绕禅榻。
天寒日苦短,千嶂夕阴合。
笑别虎溪头,松风起萧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