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平沙回障海门深,棠树葳蕤处处阴。
露冕十年留宦辙,芳祠两地见民心。
庚桑俎豆当年祝,廉范歌谣载路音。
有客祠前频矫首,云生五岭独沉吟。
游朴(1526—1599),明代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他从小聪慧过人,九岁就能写文章。在万历二年(1574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成都府推官。后来他进入大理寺担任评事,之后又调任刑部郎中。在三次担任法曹的职位上,他一直努力追求公正,办案严谨。最后他的官职是湖广参政。他还有一部作品叫《藏山集》。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整理补充如下:
游朴生于1526年,出生地为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他从小就显示出聪慧的天赋,九岁时已经能够写文章。1574年,他在万历二年的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成都府推官。后来,他进入大理寺担任评事,并历任刑部郎中。在三次担任法曹的职位上,他一直致力于办案公正,注重细节和严谨性。最后,他的官职是湖广参政。除了从政之外,游朴还有一部作品叫《藏山集》。游朴于1599年去世。
补充内容:游朴在担任成都府推官期间,以其聪明才智和公正的办案方式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他注重细节,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每个案件都得到公正的处理。在大理寺评事和刑部郎中的任职期间,他继续坚持公正原则,努力为人民服务。他的才华和品德使他得到了晋升,最终成为湖广参政。游朴的《藏山集》是他的一部重要著作,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观点。他的去世是明代文化界的一大损失,他的贡献和影响将长久地被人们所记住。
江头微暄冰始开,河桥一夜春风来。
伤心宛似丛台下,青青草色青如苔。
二月三月青门道,积素浮光不堪扫。
酒幔烟中望却无,钓矶水畔看还好。
桥上萧条人几家,芳洲漠漠楚天涯。
暝随断梗飘寒雨,晴逐游丝映落花。
龙门还家孟诸野,清樽惆怅河桥下。
临歧尽醉歌送君,草上片时驻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