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八月桐江曲,青蘋未著花。
乱云低压树,细水浅流沙。
到郭无多路,依山有几家。
故人成远别,相望各天涯。
金涓(1306—1382),字德原,义乌人,是明代初期的一位知名学者。
金涓曾经在许谦门下受经学教育,并在黄溍那里学习文章。他的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因此被虞集和柳贯等人所知晓,并向朝廷推荐。然而,金涓却都婉言谢绝了这些邀请,坚决不愿意离开家乡。
明初时,州郡政府也曾经辟召金涓,希望他能够出任一些重要职位,但金涓仍然坚决拒绝了这些邀请。相反,他选择留在家乡,教授乡里的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后人。
金涓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没有追求名利,而是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以身作则,注重品德修养,深受乡里人的尊敬和爱戴。
最终,金涓在1382年去世,享年76岁。他的去世对于当地的学术界和乡里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损失,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教育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太白有《浔阳紫极宫感秋》诗,紫极宫,今天庆观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盖其师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术,节义过人,今亡矣。
太白诗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韵。
玉芝一名琼田草,洞微种之七八年矣,云更数年可食,许以遗余。
故并记之。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予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次韵道潜留别为闻庐岳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
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
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到后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保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槃,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吾旧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