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名山多石门,太姥奇莫状。
想当开辟来,必有万鬼匠。
大石架不如,小石巧相放。
乍看怖欲堕,谛视极牢壮。
一夫过仅容,云至不能让。
初从俯身入,栈级屡下上。
天窗漏日微,龙井滴泉旺。
□□展复光,九门递趋向。
出门见石峰,秀色九天望。
一削倒地平,匪特取屏障。
霞古荡幽痕,真骨固无恙。
老树多生芝,幽潭亦成浪。
好鸟时出游,于人每相撞。
如知东方生,图记语非妄。
斯游满深衷,何以答神贶。
傅汝舟(1476~1557年)是明代文学家和画家,出生于福建福州市区。他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他的家族最初住在朱紫坊,后来迁居丁戊山(嵩山)登龙巷。
傅汝舟年少时与高濲一起在吏部尚书郑继门下学习,他通晓天象和堪舆,同时也精通黄白炼丹术。他曾游历桂、湘、鄂、齐、鲁等地,寻求仙人和道士的指导。他擅长绘画,尤其擅长行草书法,与高濲齐名。他的诗歌受到文学家王世贞的推崇。
明正德年间,傅汝舟在福州西湖建造了宛在堂,吸引了众多诗人的聚集。他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此外还有其他多种杂著。傅汝舟的作品涵盖了诗歌、书法和杂著等多个领域。
傅汝舟于1557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