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向长洲泛渺漫,沈青空阔鸟飞难。平沙杳杳夜潮落,别浦依依秋树寒。闲浸客亭浮去棹,冷淹渔屋漾垂竿。归心早晚悬帆到,是处僧楼更上看。
释保暹,字希白,出生于金华(今属浙江)。他是普惠院的一名僧人,属于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馆的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据元代吴师道的《敬乡录》卷一四记载,保暹还著有一卷名为《处囊诀》的著作,但现已失传。目前所知的保暹的作品有二十五首诗被收录在某部文集中。除此之外,关于保暹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得知。
远听弦歌乐部封,放衙乘醉半疏慵。家辞南越无千里,县管西山有几峰。人望废田禾影合,吏愁空狱藓痕重。孺亭应更悲前事,烟草萋萋叫夜蛩。
旋收黄叶烧青烟,竹榻和衣斗夜眠。粥后放参三下鼓,孰能更话祖师禅。
怅望幽期越水头,蒹葭白露满中流。空悬仲举千秋榻,苦恋休文八咏楼。玉笛关山偏引恨,珠帘云雾迥生愁。惟应天柱寻仙客,曳履孤峰尽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