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宝邑称多士,吾公迈古人。行藏安义命,孝友笃彝伦。家世闻州里,才名动缙绅。斋居严祀祖,乡饮屡为宾。金为收书散,家因好客贫。功名忘外想,山水乐清真。知己曾推毂,忘机遂隐沦。养疴需药饵,适兴爱松筠。傲睨人间世,逍遥物外身。力衰便鹤氅,发白称乌巾。一疾成泉客,新阡表逸民。高风应不泯,宿草几回新。聚秀名空在,怡堂迹已陈。赋诗追往事,抆泪独伤神。
陈琏(1370—1454)是明代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他在洪武二十三年中举人,进入国子监学习。后来被选为桂林教授,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永乐年间,他历任许州、扬州知府,后升任四川按察使。他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宣德初年,他担任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年则任南京礼部侍郎。最后他退休回到家乡,在那里遇到了黄萧养的起义,他提出了镇压和御敌的策略。陈琏通晓经史,以文学才华在当时很有名气,他的文词清雅,著作最多。他的代表作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陈琏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他的才华和为官清廉的品质。
前枉大梁城,诗赋嘉入幕。
兹对昭亭山,将行还有作。
别离此与彼,终始情不薄。
我为解羁马,君乃高飞鹤。
尘蹄未能息,健翅怀栖泊。
寻巢望吴田,一傍华亭郭。
况多丹顶雏,坐看翔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