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牵牛与织女,河汉有时渡。
小姑绿发深,隔与彭郎语。
流水去仍回,望郎郎不来。
精神有相贯,形迹难相猜。
年华朝又暮,江头晴又雨。
灵风吹断矶,行人听钟鼓。
何中(1265—1332)是元朝时期的学者,出生于抚州乐安,字太虚,一字养正。他年少时就显示出聪明才智,对古代学问非常自信,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在文宗至顺年间,他应行省之请,被派往龙兴路东湖、宗濂两个书院讲授知识。
何中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上。他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等著作。其中,《通鉴纲目测海》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它对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书问》则是一本问答式的书籍,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知非堂稿》则是他的一些随笔和思考的记录。
关于何中的生平和死亡,目前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可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