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隔崦闻秋籁,行寻窥碧山。雨过沙岸曲,泉吐石梁间。云深乍淅沥,风起更潺湲。缘源欲何极,日夕未能还。
薛蕙(1489~1539年)是明朝的一位大臣,出生于亳州城内薛家巷。他在十二岁时就展现出了诗才。后来他参加了正德九年的科举考试,成功成为进士,并被任命为刑部主事。薛蕙曾经谏言反对武宗南巡,结果遭到了责罚,被鞭打并丧失了俸禄。他因病返回故乡,但后来又被重新起用,先后担任吏部和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薛蕙再次被起用,担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朝廷发生了“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了《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帝以生父为皇考,这引起了皇帝的愤怒,薛蕙被捕并关押在镇抚司,后来被赦免释放。嘉靖十八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后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五十岁。他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在山愿远游,出山愿早归。羁旅苦无踪,芳序倏已非。瀰瀰江海流,纷纷花絮飞。清霜变玄须,游尘化缁衣。艰危迹易乖,少壮心转违。云鸿每独往,梁燕当畴依。野树滞残雨,荒台淡斜晖。浩歌绿水曲,空拂黄金徽。